临沂市级预算安排229.2亿元,用于支持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月3日上午,临沂市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在临沂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会上介绍了临沂市财政贯彻落实2022年省政府“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有关情况。临沂百思诺数字(www.bsno.cn)从有关渠道获悉,临沂市将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基础上,今年市级预算安排229.2亿元,用于支持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围绕“培优塑能”,聚焦支持工业振兴
临沂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工业“培优塑能”,加快开启工业振兴新引擎,提出了实施先进工业强市战略。围绕这一目标,今年,市级预算安排6.2亿元,用于支持企业科创研发及工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支持传统产业加快升级、“专精特新”扩大优势、骨干企业梯次培育、战新产业招大引强,引导人才、科技、数据、资源等聚力赋能工业振兴。其中,运用奖补、贴息、股权投资等方式,综合设立1.5亿元技改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重大技术改造、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项目,支持工业设计奖励、制造业新型研发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加快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围绕增强服务工业能力,推广应用供应链金融新模式,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拟设立首期规模5亿元工业振兴基金,引导社会资本重点投向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型材料、数字经济、激光产业等领域。同时,今年临沂市继续拿出900万元,专项用于奖励踏实奋进、敢于开拓创新、富有工匠精神、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
围绕“首善标准”,聚焦支持商贸物流
围绕实施商贸物流首善战略,市级安排商贸发展和市场开拓资金3.1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商贸、会展、商城、保税区、外经外贸、跨境电商等领域发展,其中,安排商城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重点支持“数字商城”“国际商城”“绿色商城”“链式商城”建设。临沂市作为物流大市,今年刚刚被列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1月底国家出台了首部《“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省第一批政策中也体现了对基层物流行业的扶持导向。围绕“商仓流”一体化发展目标,2022年市级安排交通发展资金2.8亿元,重点用于支持铁路物流货运、绿色及网络货运、机场航线补贴等领域,助力塑强临沂市商贸物流优势,助推商城迸发更大发展活力。
围绕“强基拓深”,聚焦支持乡村振兴
2022年,省级乡村振兴投入增长10%,新实施政策中,又拿出10亿元用于支持10个现代农业强县,政策扶持力度很大。市财政进一步深化涉农资金整合,实施“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支持乡村振兴“三步走”。今年市级预算安排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16.5亿元,比上年再增长10.14%,比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高8.84个百分点。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实力的、农民的、活力的、宜居的、奋进的乡村,加快打造乡村振兴新高地的部署要求,积极用好农业保险、信贷担保、财政奖补等政策工具,重点支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构建完善的粮食安全财政支持体系,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强化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临沂市将政策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涵盖全市全部非产粮大县,由此产生的保费补贴由市县财政全额承担。
围绕“以投促融”,聚焦支持扩大投资
临沂市将主要围绕产业、交通、城建、水利四类投资主攻方向,统筹财政预算、基本建设投资、政府专项债等资金,用足用好政府引导基金、PPP等政策工具,撬动更多资本投入到临沂市建设发展中。目前,提前批专项债券已发行77.74亿元,今年市级预算安排城建项目资金50亿元,预计新建项目总投资376.8亿元,支持保障交通、能源、农业水利、生态环保、公园绿地、物流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等领域。省第一批政策中,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继续加大支持创投企业,临沂市对照省政策出台了人才创投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市级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对创投基金的出资比例,今年将创新基金运作,探索鼓励由国企代为出资,拟新设立含创投在内的4支总规模百亿级合作基金,将撬动5倍以上社会资本跟进投资。同时,进一步完善重大投资奖励措施,激励更多优质资本落户临沂。
围绕“动能牵引”,聚焦支持科技创新
省第一批政策中支持科技创新政策13项,2022年省级安排科技投入资金达145.2亿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新动能、新增长的驱动牵引。近年来,市财政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战略性投入予以优先保障,2021年,实现科技支出4.02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今年临沂市被科技部列入新一批国家创新城市,在预算安排上,继续保持高强度投入,市级科技投入再增长10%。综合运用基金、股权投资等方式,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创新主体培育、科技人才队伍引育,支持对接长三角科创大走廊,打造高水平科创平台。完善创新券、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金机制,用市场化办法撬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保护。今年,省里继续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补偿政策,落实到临沂市,将对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等融资项目的不良贷款,实行省、市、银行按照35%、35%、30%比例共同承担,将单户企业纳入风险补偿的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年度余额提高到2000万元,今年预计可撬动贷款达到2亿元。
围绕“低碳增绿”,聚焦支持绿色发展
围绕实施绿色低碳优能战略,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结合省第一批政策,2022年临沂市重点支持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目前已到位中央资金11亿元,2022年市级再配套2.2亿元,统筹推进项目实施。积极筹措资金落实生态文明建设“1+6”财政奖补政策体系,集中支持节能减排等生态环境重点领域,制定差别化、纵横结合的生态补偿政策,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支持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安排绿色制造业体系专项奖励资金,支持企业加大绿色化技改投资,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建立由财政牵头,生态环境、发改、工信等17个部门参与的“绿色门槛”会商联络机制,确保财政资金投向符合绿色发展要求。
围绕“提升品质”,聚焦保障改善民生
今年,加强民生改善创新是省里提出的“十大创新”之一,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共建共享共惠战略,以品质为追求,做好民生事业。近五年,临沂市投入资金2800多亿元,支持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工程,每年民生支出占比均达到80%以上。今年全力克服财政“紧平衡”、收支矛盾加剧等压力困难,继续加大民生投入,确保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民生支出占比保持80%以上,计划支持新增城镇就业9万人以上,建设中小学、幼儿园50处,改造老旧小区311个,9类困难群体救助标准再提高10%等。日前,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民生改善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六项提升行动”。对此,临沂市正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谋划实施今年的20项重点民生实事,集中力量推进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项目,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围绕“降本增效”,聚焦落实减税降费
2019年以来,临沂市累计实现新增减税降费194.36亿元。今年,国家提出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省第一批政策涉及减税降费达11项。主要从小微企业纾困解难、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制造业提质增效等方面突出发力。目前临沂市已为2.3万户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办理缓缴税款6.2亿元。这些政策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临沂市制造业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